中国环境报记者文雯
从2月17日到3月2日,短短15天,134.88万家排污单位基本信息导入了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
除湖北受疫情影响外,北京等28个省(区、市)已全部完成“二污普”排污单位基本信息的导入;
全国337个地市目前基本进入“排查无证”“分类处置”阶段;
……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紧张的时刻,这个成绩的取得更显得来之不易。这是各地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殚精竭虑、仔细谋划、灵活应对的成果,也是全国各地排污许可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同时,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取得的成果。
特殊时期的特别成果
2020年,对全国排污许可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国要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全覆盖,切实做到“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一个行业”。
1月9日在全国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视频培训班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黄润秋进行专题辅导和全面部署。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构建工作机制,组织宣贯培训。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紧张有序地启动了。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收官之年的工作步调,但很多地区依然在努力推动这项工作。
“淄博、潍坊的一些同志,在居家隔离期间依然想尽办法工作。隔离期一结束,他们加班加点,以超高的工作效率按期完成了阶段工作任务。”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量处王倩雯说。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收获。截至3月2日,各地已导入全国排污许可信息平台340.26万家排污单位信息,其中来自“二污普”323.84万家,来自工商企业等清单16.42万家。较2月17日,排污单位导入数增加134.88万家,其中“二污普”清单外导入数增加11.86万家。除湖北受疫情影响外,北京等28个省(区、市)已完成“二污普”排污单位信息导入。海南、江西、山东、辽宁、安徽、广东等省积极协调工信、工商等部门,扩大数据来源,6省累计从“二污普”清单外获取9.54万家企业信息,占全国清单外新增企业总数的58.1%。已有20个省(区、市)进入“排查无证”阶段,黑龙江、吉林、辽宁、海南、江西、上海等省(市)已基本完成排查“无证”,对排污单位进行管理分类。
埋头苦干+抬头看路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离不开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努力。
首先是基础打得牢。
前期摸底做得彻底。“二污普”清单的排污单位产排污信息全、覆盖广、信息准,地方还通过原排污费征收、企业自主验收、工商管理、电力等其他途径摸排补充“二污普”清单缺失的排污单位,形成全面的固定污染源基础信息清单。
据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初步分析全国“二污普”数据,涉及排污单位300余万家,数据约800万个。
为了避免遗漏,北京市结合污染源普查、建设项目审批、生态环境执法等梳理清理整顿对象。天津市通过街镇排查、企业自主验收信息平台、工商管理注册信息等多个途径全方位无死角进行摸查。
“济南市除了采用常规途径摸排外,还通过‘企查查’、‘天眼查’、‘114’等多种方式了解企业信息。”王倩雯告诉记者。
分类分得清晰。根据排污单位所属行业、产品产能、原辅材料等信息,初步分类为重点管理、简化管理或登记管理等三大类,形成固定污染源发证和登记清单。再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采取分类处置。
机制理得顺畅。广东、北京、吉林、湖南等省(市)书记、省长、分管副省长对排污许可工作做出批示、召开会议,提出工作要求。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已基本完成工作机制构建,成立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信息化做得好。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地区利用信息化培训,开展政策宣讲,完成登记注册等工作,形式灵活,因地制宜。
山东省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栖霞分局针对辖区内应登记核发的企业及规模化养殖场,通过电话通知、快递邮寄等方式将排污许可清理整顿通知、排污许可申报流程、小规模养殖场登记指南等送到企业手中。济宁市多次通过钉钉直播召开视频培训会,录制登记视频并制作详细的“傻瓜式”登记文档,对发证企业开展不见面网上办公,组织专家开展网上技术审核。德州市生态环境局乐陵分局采用空中课堂进行集中授课,两个小时就内完成了145家排污单位排污许可登记工作。
“3月初,德州全市大约培训企业人员1700多人,其中1400多人用的网络培训。济南视频培训了企业300多人。”王倩雯说。
三是宣传工作做得到位。各省份均已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途径向企业和群众积极宣传排污许可相关政策和要求,对发证和登记范围、发证机关、发证和登记时间、相关程序等进行了明确。大部分省区市还建立了专项微信群、QQ 群、设立热线电话,对企事业单位申报和登记的技术要点、流程进行宣传、培训、指导和答疑。山东、安徽等部分省份已落实专人负责在全省工作群中收集、解答问题,做到当日问题当日解答,并形成答疑集定期更新下发各市。
到位的宣传工作让企业没有了顾虑,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
包保调度,做好帮扶和指导
疫情发生以来,生态环境部不仅抓紧发布管理文件,发布操作手册,编制相关标准,加强技术指导,而且还建立了包保制度,定点帮扶,“一竿子插到底”地帮扶地方。
2月26日,生态环境部环评司司务会审议通过水处理通用工序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证管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期还将印发工业炉窑等21项技术规范,由总则、台账与执行报告、行业规范等75项规范组成的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体系即将建设完成。完成清理整顿19个未发证行业的许可证申请范本和审核要点。”
为了加强技术指导,1月9日~10日,生态环境部对两万多人开展了视频培训,发布了7期近百个常见问题解答,录制了各种小视频,还开通了排污许可云讲堂,利用抖音等平台,录制小视频,开展网上直播。
生态环境部“一竿子插到底”,将技术支持工作一直延伸到区县生态环境部门,整理形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常见问题7批98问解答口径,研究制定《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内容与格式(送审稿)》和《地方清理整顿清单完整性和准确性检查方案》。
已经晚上11点多了,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群里,依然不断有人提出问题。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齐硕博士,马上进行了耐心细致的答复。第二天早上6点38分,内蒙古乌兰察布的一位同志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齐硕依旧在第一时间进行回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张秋香说:“无论什么时间,齐硕都会不厌其烦地给地方解答各种问题。”
但谁也不会想到,齐硕是一个下个月即将临盆的孕妇。
评估中心还制定了《排污许可清理整顿技术支撑总体方案(草案)(第一阶段)》,举全中心之力配合完成排污许可技术支持工作。
为了对任务量大、能力弱的地市开展精准帮扶指导,生态环境部成立了8个包保组,将工作下沉至地市,对一些地区进行重点帮扶。
每个包保组由环评司、执法局或评估中心一名司局级领导任组长。包保组建立了日调度、周报告机制,还通过包保联络群,第一时间传达清理整顿包保工作要点、重要工作节点及进度要求,在督导过程中采取差别化政策。
-
加快建立生态保护现代化监管体系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十四五”及2035年关于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等。文件对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切实履行生态保护监 ...»详细2021年01月05日 -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谈“十四五”环境保护发力点
“十四五”大幕已经拉开。今后五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力点在哪?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如何推进?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晒照片的常客”记者: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 ...»详细2021年01月04日 -
从“坚决”到“深入” 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词看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部署。2021年,碳达峰行动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如何展开?总台央视记者近日专访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加紧编 ...»详细2021年01月04日 -
"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发布
为增强社会各界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部自2014年起,每年发布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以 ...»详细2020年12月31日 -
首个地表水体营养物的生态环境基准发布
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基准《湖泊营养物基准—中东部湖区(总磷、总氮、叶绿素a)》(2020年版)(公告2020年77号),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地表水体中营养物的生态环境基准。湖泊富营养化 ...»详细2020年12月31日 -
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能否免责?
原本用来处理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结果却流进大量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了,导致出水超标,该追究谁的责任?12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以下简 ...»详细2020年12月30日 -
进一步完善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式 优化监测资源配置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评价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对《方案》调整的目的意义、方案的具体内容等,生态环境部生态 ...»详细2020年12月29日 -
生态环境部公布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办理进展情况(第二批)
为遏制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案件频发态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7月至11月,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 ...»详细2020年12月29日 -
我国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点?——解读新通过的长江保护法
长江保护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这部法有哪些亮点?将为保护长江母亲河提供哪些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说,依法 ...»详细2020年12月28日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 多处修改涉及生态环境领域
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多处修改涉及生态环境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详细2020年12月28日